家长课堂(文字稿)
2017年4月22日下午14:30历城二中家长课堂第一期正式开始了。本期主题:与孩子有效沟通。高一家长委员会秘书长史玲女士组织精心组织,山东一泓资深心理师何蕊老师公益奉献。由于人数限制,很多家长没有到现场听课,为了满足更多家长的需求,我们把何蕊老师授课的部分内容整理成文,供大家参考学习。
一、高一学生心理关注要点
1、引导学生认识和逐渐适应新的环境,学会自我调整,在新集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。
2、了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,制定学习计划,改善学习方法,保持有效能的学习。
3、懂得班集体对个人的成长的作用,扩大交往范围,与老师、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。
4、培养健康的交友心态,正确处理异性关系。
5、引导学生通过他人正确认识自我,提高自我意识水平,加强自我修养,完善自我。
二、亲子关系的十个基本要诀
1、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。
2、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。
3、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。
4、孩子的学习来自于家长的行为和情绪,而不是家长的指令。
5、所有行为的背后必有其正面动机。
6、有够好的方法,每个人必定会追随。
7、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。
8、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。
9、应该帮助孩子成长,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。
10、“爱”不可以作为筹码。
三、爱与被爱、尊重与被尊重、接受与被接受
<分享与孩子的交流6句话>
第一句:亲爱的孩子,不管发生什么,我都会和你在一起,妈妈永远爱你!(安全感)
第二句:你是独一无二的,做自己其实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!(价值感)
第三句:也许你是对的,我只是建议,把我的看法分享给你,同时我尊重你的选择。(尊严与自我负责)
第四句: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,如果需要我会和你一起面对,尽我的力量陪伴你。(自信与支持)
第五句:你是我的儿子/女儿,我爱你,这和你做什么无关,和你做得怎么样,表现如何无关。(接纳与鼓励)
第六句:我喜欢你这种行为,不喜欢你那种行为。这不一定表示我是对的,你是错的。但一切都必须自己体验并承担后果。(个人化与自我负责)
四、有效沟通
原则:接受 尊重 爱
多耐心、多包容、多包容
不要太关心、太好奇、太热心
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
努力和孩子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
方法:先跟后带
EQ处理情绪(先情绪、后事件)
五、沟通:先跟后带技术
1、“跟”就是用简单复述、感性认同等方式来表示接受。
放下评判,聆听发问。
接受、认可、肯定
2、“带”是引导对方找出、看到更多可能性
带的效果是让孩子看到、取得他真正想要的价值,而不是父母或者辅导者自以为是的主观意见。
六、沟通:EQ处理情绪法
EQ处理情绪法共有四个步骤:接受、分享、肯定与指导、策划
1.接受(不评判、不否定,有耐心、不忽视)
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,首先要用同理心去帮助孩子描述她的感受。同理心是从孩子的角度去分享他的看法与感受。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他脸上流露出的情绪。例如“**,你看起来有点难过,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?”或者“我看到你脸上带着怒气,什么事使你生气呀?”
2.分享
(1)先分享(处理)情绪(2)后分享(处理)事情
3.肯定与引导
老师/家长应当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,画出两个明确的范围:一个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;另一个则是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。
情绪本身从来都没有错,只是情绪推动出来的行为是否恰当、有没有效果而已。所以,因事情而产生的情绪及内心的动机可以被肯定,只是行为没有效果。
可以引导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想想:如果重新来过,你能想到其他的处理方法吗?下次同样的情况出现,怎样才是更好的做法,什么做法能使效果更理想?避免同样不如意的情况出现,你可以采取哪些防御措施?
历城二中 健康发展中心